九州腹地,中原内陆,有一名唤“大青山”的地方。虽说名儿是叫做“大青山”,但实际上“大青山”并不只有一座大大的青山。大青山那地儿,大大小小的山星罗棋布,深深浅浅的沟壑纵横交错,出英雄也出莽汉,出美人也出无盐。那里的每一座山都叫做大青山,因此大青山既是地名也是山名。论起“大青山”山名的由来,还得从明朝说起。明朝时,有一个县令级别的人物上这儿来当差,当时大青山这地儿并没有一座山是真真切切地叫做“大青山”,大青山里有很多山,几乎每一座山都有一个名儿,有大鸡鸣间、小鸡鸣间、青云山、青山、冬青山、青冬山、揽月山、飞仙山、来凤山、青木山、云青山等等,那位县令在听下属汇报当地的风土人情时,就被那数十个地名给整崩溃了。那位县令心想,这么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要给山取这么多名字干嘛?于是他大笔一挥,将那些山名都抹去,写下“大青山”这三个字。从此以后,无论是大山还是小山,高山还是矮山,美山还是丑山,都叫做“大青山”。那原来的山名便渐渐被人遗忘。 后来到了清末民初,九州烽烟四起,中原兵匪横行。大青山这块什么都养的土地,便养出了不少土匪。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不一样的水土就会养出不一样的人,因此大青山这个地处偏僻、交通阻塞的地方养出来的土匪也是别具一格的。一般说来,“土匪”就是专门打家劫舍的那一类人。而大青山的土匪,“匪”气不足,“土”气有余。他们通常干的事就是一伙人霸占着一个山头,在山上耕耘收获、收获耕耘,过的倒也是平常人的日子。再有“匪”气稍盛一点的,一年里头闲得慌的时候就去山下“打家劫舍”一下,“匪”气稍弱一点的就在山下依仗着强权经营一些买卖。对于大青山的人来说,土匪就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存在。 土匪都有自己的寨子,在大青山,大大小小的寨子加起来就有十来个,其中以青野寨、广云寨、未央寨的实力最为雄厚。 先说说这青野寨,青野寨原叫做“青山寨”,寨主是袁青山。袁青山年近半百,膝下唯有一女娃,唤作“袁青野”。青山寨的寨名也就是从这女娃来到寨上后才改的。青野寨邻近的人们都知道袁青野的爹是袁青山,但没人知道袁青野的娘是谁。寨主从不向袁青野提这事,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