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刀

石砚/著

2024-08-17

书籍简介

李方晓本姓夏,三岁时命殁火海。重生时依旧是小儿一枚,却对前世记忆铭心。长大后瞒过养父吾尧,削尖脑袋钻至小富婆夏侯菁菁的身边,毛遂自荐做“吊刀”。夏侯菁菁早已有数把“吊刀”,多李方晓不多,少李方晓不少。但是,夏侯菁菁却喜欢李方晓那双迷离的眼瞳,遂采取折中,让李方晓专司保洁兼打杂。人算不如天算,李方晓拢共才做了十天保洁兼打杂,夏侯菁菁竟然锒铛入狱!李方晓不甘心——夏侯菁菁入狱,实在太便宜!于是混迹众吊刀之间,“慢炖”他的家仇族恨......注:吊刀,在本书中喻为贴身“侍卫”,亦或“面首”。

首章试读

南国一座山,绵延百里,傍海屹立。海岸两翼是一座新城,地势优越。老话曰:山不在高有仙即成。这座山,的确有一位仙人。 仙人活在当下,跟普通人无二样。这位仙人大名李哲,别号吾尧,年纪五十开外。他的大本营就设在半山腰,公司、会所、乃至别墅,依西侧、北侧峭壁而建。 峭壁内有个大洞穴,是吾尧当年的栖身地。现在,与吾尧的别墅相连。洞穴一半为天然而就,另一半为人工开凿。此洞穴高三米有余,宽约八米左右,进深十五米。 平时,有重要商务活动,吾尧必西装革履地露面;不是非出席不可的场面,吾尧便安排儿子李方晓应酬。简言之,吾尧大多时间都在洞穴里打坐过日子。 此处洞穴,巧夺天工,与山壁之外的人声鼎沸、车水马龙俨然两重天。早年,这旮旯还是一座山坳坳,而今,已是一块炙手可热的掘宝之地。这块宝地,曾有悲欢离合,也有燕舞笙歌。 吾尧是外乡人,之所以选择此地落脚,起源于离此地不远的一场山村族亲。二十年前的那场大火掳走了数十条人命,场面惨烈。正因为这场大火,竟然成就了吾尧的实业。而今,吾尧领着儿子李方晓,身家早已数十亿。 李方晓,正是吾尧从火海里捞出来的一具小死殍。迄今,二十年过去了,李方晓已长大成人,告别吾尧即将去远足。 今儿,洞穴的铺排要隆重些:烛盏摆放四周,檀香缭绕。北侧陡壁依旧滴淌潺潺泉水,流进根处潭内,叮咚作响。 吾尧刚结束一场应酬归来。他脱下西装革履,换上白色棉麻对襟褂。在徒弟们的陪同下,他穿过别墅回廊来到洞穴内,盘腿坐下,接受儿子的跪拜。 “爸爸,您放心,我每年都回来看望您。”李方晓深深地把头磕向麻石地面。 望着儿子方晓,吾尧湮湿了双眼。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吾尧接到夏姓挚友的加急信件,不敢耽误一时半刻,连夜赶往挚友祖屋,但,还是晚了一步:挚友因破产领着家人和族亲统统。眼前,火光冲天,转瞬,残垣断壁、焦黑一片。 吾尧动了人世情感,但欲哭无泪。他扼腕蹉叹,归咎自己无能。他自责,原本可隔空发送意念,阻止惨案发生,但却没有想到挚友...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