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两位父亲(1) 1770 年3 月20 日,在内卡河畔的劳芬,约翰· 克里斯蒂安· 弗里德里希· 荷尔德林诞生了。 我不是在写传记,或许我写的是类似传记的东西。我写关于某个人,而我却只能通过他的诗歌、信函,通过其散文以及许多其它痕迹去认识这个人。我也试图用栩栩如生的语句去描绘其肖像,以此来了解他。毫无疑问,在我的描绘里,他已经是另外一个人了,因为我不可能知其所想。最多,我也只能去解读其所思。一个1770 年出生的人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我不是很清楚,他的种种所感对我来说就是文学。我只能从文献资料里了解他的时代,说到“他的时代”时,我要么得抄袭历史,要么就得试图写一个故事:他经历了什么?对此他有什么反应?他和母亲、兄弟姐妹、朋友们聊天时都谈了些什么?在他所写的故事背后那与迪奥蒂玛所共度的一天是怎样的呢? 我竭尽所能使我的叙述与现实相符。我知道,这种现实与其说是他的现实,不如说是我自己的现实。只有当我的记忆和那些流传下来的回忆相结合时,我才可能发现他,塑造他。我将辗转流传的事实关联起来,而这个关联过程则是我的独创。对我来说,他的生命在于诗歌和历史数据。他呼吸着怎样的空气,我不知道,我必须去设想。 他诞生的房子以前曾是座修道院。出生一天以后,孩子就受到了洗礼。这种仓促的洗礼在当时非常普遍,因为人们害怕婴儿、也害怕母亲的生命受到威胁,于是便操心着要看到新生儿尽快被教会所接纳。他是荷尔德林家的第一个孩子,他出生时,他母亲22 岁,父亲34 岁。 这是个显赫的家族,历史悠久,家底殷实。由于亲属之间的关系和对拉丁学校、神学院、高级中学和大学的共同记忆,那时的施瓦本市民之间的联系比现在更紧密。人们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私底下也常常相互憎恶。虔信主义使人们恭顺而谦卑。接受俸禄的神职人员都是表亲或堂兄弟姐妹,因此便形成了“裙带关系”这个委婉而极富讥讽意味的词。 荷尔德林的父亲,海因利希· 弗里德里希来自劳芬,他也是在这个修道院里长大的,后来担任了这个修道院的“管家和神职管理员”。他在劳芬上了拉丁小学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