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斗历程 00、红二十五军长征到陕西 (一)红二十五军长征入陕南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红军长征中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中共鄂豫皖省委(1934年12月改为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在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转战,以不足3000人的兵力,冲破了国民党军3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进入陕南后,以武装斗争为先导,发动和武装群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数次重兵“围剿”,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继又北上西北革命根据地,会合西北红军,胜利地进行了劳山、榆林桥战役,对配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红二十五军长征进入陕南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是在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于1932年11月重新组建的一支革命武装。在中共鄂豫皖省委的领导下,部队几经整编,在艰苦的斗争中成长为一支英勇善战的劲旅。1934年春,国民党军以16个师又4个独立旅、共80多个团的兵力,继续“围剿”鄂豫皖根据地。为了集中红军主力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鄂豫皖省委决定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合编为红二十五军,由徐海东任军长,吴焕先任政委。红二十五军虽经艰苦征战,取得了一系列战斗的胜利,恢复了部分失去的根据地,但是由于国民党军的残酷“围剿”和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危害,鄂豫皖根据地的形势仍很严峻。 1934年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斗争遭到严重失败,在中央红军准备实行战略转移的同时,中共中央两次指示鄂豫皖省委设法摆脱困境,开辟新的根据地。1934年9月,程子华到达鄂豫皖根据地,传达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周恩来关于红军主力要作战略转移,建立新根据地的指示。 1934年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河南省光山县花山寨召开常委会议,讨论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会议根据中共中央1934年2月12日给鄂豫皖省委的指示信、7月29日《致鄂豫皖省委训令》和程子华传达的周恩来副主席指示精神,决定:(1)鄂豫皖省委立即率领红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