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12部分
人淡如菊味轻寒(代序) 钱红丽 有一句诗:寒来千树薄,秋尽一身轻。用来形容赵焰目前的写作状态很恰当。人到中年,好比人生走到秋天,一棵树一样,繁华落尽,剩下简笔和写意,特别淡,淡得可以站在树下看见淡青的天。但这种淡,肯定是有着丰厚底蕴的,由一种胆魄支撑。如今的文坛,小鬼当家,出版商适时端出千万版税的大餐,是利益双方一体化的共谋。当多年以后,再回头检阅,那不过是一阵风现象。无论哪一个朝代,真正的文学都是寂寞而少众的。文坛一阵风现象与文学创作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像赵焰这样的一批作家,才是砥柱,他们的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多年以后去读,也不过时,即便现时并非那么火——真正的文学,注定不是靠一把火去延续的,它靠的是灵魂与灵魂的浸润与绵延,最后与时光握手言和。 最近,我们都很激动,源于赵焰的长篇传记随笔《晚清有个李鸿章》热卖,《百家讲坛》也在与他联系。于是都急急跑去询问什么时候去北京录制节目。只听他淡然一句,哪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事先我们激动着设计的场面都逐一退场。他就是这么一个沉得住气的人。迟子建今年在第三次领取鲁迅文学奖时说过一段话:作家就像一个赶路的人,一直走一直走,突然得了奖就好像迎面吹来一阵意外的风,感觉挺凉爽的,但如果没有这阵风吹过,这个赶路的人还是会一直往前走。我想,迟子建的恬淡明朗适合所有的写作者,没有名利,他们同样会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赶路”…… 宋代《全芳备祖》一书里,对菊花有过言简意赅而美丽异常的概述:所以贵者,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枕,酿可以饮,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不可一日无此花也。用来形容赵焰这个人和他的写作同样恰当——他的气质颇接近于菊,清淡,渺然,通透,散发出的,不是酒味浊气,而是药味清寒。如今的中年男,但凡稍有些成就的,其显著的标识,人未来,而肚腩先到,臃肿,拖沓,智慧愈少,酒量渐长,浑身上下,鬼气森森,让人敬而远之。赵焰是不同的,他始终保持一股气场,更多的是书卷气,这一股气也长。——就在这种长气里,同样还饱含着谦卑。古人一直说文如其人,这在赵焰那里很统一。总之,他是一个很明白的人,有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