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雾 (1) 一九九二年初秋的某一天,韩家一下子成了全村人关注的焦点。 韩家的这个荣耀是由于他们养了一个有出息的儿子。他们的次子韩少波收到了来自北京电力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那天,韩家人面前晃动的是全村人几乎一致的表情——艳羡的眼神透着滋滋的赞叹。尤其是那些家里养了参加多年高考依然远离大学的子女的人家,在韩家面前表现的是相当自惭形秽。就连那个家里连着出了四个大学生的孟家,平时在村里一直昂着头走路昂着头与别人打招呼,这时居然也主动与韩家人说话。不过谈话的内容主要是这大学生儿子将来的荣耀等等。让那些名落孙山的考生们和他们的父母听了心头极其不是滋味,听到痛处,有的人便暗暗地骂这孟家与韩家将来生个孙子没屁眼! 虽然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但村里人为韩少波安排的饯行已经开始――左邻右舍、七大姑八大姨排队似地叫他去吃饭。韩少波在吃下这些饯行饭的同时,也背负起了这些人极其抽象的嘱托——大家都将一种听起来很势利的期望在他耳边说来说去,让他的耳朵起了茧子:“波娃出息了,将来呀可别忘了我们呀”。 每当这时,少波就觉得自己象一个名人,有时又觉得将来很渺茫。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刹那间的兴奋逐渐冷了下来。他这时想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班主任范老师经常对他说的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命运真的是由自己的性格决定的吗? 欢迎光临作者博客: 。。 春雾 (2) 开学报到,是哥去送他的。 韩少波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当然也是第一次来北京了。北京的一切让他感到新鲜,突然置身于这么大的城市中,他又感到有些迷茫。 报到那天,哥躲在一个无人的角落里,将母亲缝的密密麻麻的内裤上的那个口袋撕开,取出了装在那里面的七百元钱。然后开始排队办理手续。 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通知书上明明写得清清楚楚“学费是八十元”,可现在为什么要收一百六十元,校方的解释是通知书写错了。后来听九0届的老乡贾权说他们那个时候根本就不收学费,学费是从他们下一届也就是九一届开始收的,不过也只收八十元!贾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