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被记下的只有成王和他们的败寇。 史书上的记载和判词,到底有多少为真?多少是假?我们或许根本无从得知。也许一个考古发现、一本尘封的古书,就会颠覆我们曾经深信不疑的历史。 就比如大航海时代,在西方的史书上记载了多少诡谲离奇、令人咋舌的奇闻与冒险。其中那些秘宝、精怪、诅咒、奇观,又有几分真假? 其中最令人浮想联翩的便是传说中奥利维尔的宝藏,这位外号“鹰隼”的传奇海盗死前留下了一张写满密码的羊皮纸,至今仅剩第十二行未被破译。而成功破译的人,或许就能得到价值上百亿的财富。 另一方面,同时代的中国,对于“海上的事”的记载却惜字如金。除郑和下西洋被史书大书特书外,仅零星记载了些许“倭乱”、“盗匪”之事。 实则,在一纸“海禁令”的背后,是由明起直至清落,波澜壮阔四百余年的“中华大航海时代”。 陈祖义、王直、郑芝龙、张保仔、郑一嫂……这些寥寥数笔便写完的人生,背后曾是一个个庞大的海盗帝国。 而与他们同时代的那些或商或匪,在海里讨生活的人,有的留下几封书信,有的则是消失在了历史的波涛之中。 我家祖上是宁波人,民国时期举家搬迁到上海,我的曾祖父也做起了绸缎庄生意。 民国时期的上海,正是灯红酒绿的东方夜巴黎。我曾祖父量体裁衣的好手艺是一绝,又加之做人机敏圆滑,最终置下了很大一笔家产。 我爷爷是家里三兄弟的老末,另外还有一个妹妹。曾祖父去世的时候,爷爷才十四岁。最后自然是没轮到继承家业,不过也分到了保安坊里的一套大宅子和不少安家费,在大哥家住到十八岁后出去独立成家。 您可能要说可惜了,当初我爷爷要是能多分点,现在我怎么着也该是个富四代。含着金汤勺出生,整日里游手好闲一辈子也不愁吃穿。 但历史就是这样充满变数,且不以人的意志所转移。后来的历史大家都清楚,现在看来,或许我爷爷得到的,反而是最好的。 我爷爷的大哥和二哥,基本平分了家产。大哥觉悟又不高,于是去了台湾。谁料想台湾的时局不稳,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