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8部分
题跋 写这个小文的时候,我正在北京一座老宅院里,是二进深的。这院子经过收拾,已重显它昔日的味道,我一位台湾朋友以不菲的价格买下来。朋友台湾出生,现在北京做事,买下这个院子是她的孝心,只是为了满足她祖母一个愿望而已,祖母小时候在这里出生,长大,后去台湾,但思归之心六十年如一日,她想念北京的这个家。 我去看老人时,老人一头白发,竟是粉光脂滑,一派民国范儿,她细述家世给我们听,还拿出来一只盒子,里面有一方端砚,一双手镯,一副耳环,一枚约指…‥因为年深日久之故,那一点一点霉绿的锈迹,让人无端生出许多思慕来。 而这种思慕,是闺阁的也是人世的。 院子里新种的海棠与石榴还不成气候,唯有那棵有两抱粗的老槐依旧枝叶如盖,风过处,似有人声…‥也不过了了数语,却风花飞落,岁序无言。 屋里白发的祖母,曾是它的一代佳人。 执子之手,两不相弃。 霎时光阴值千金。 卷一:春梦(1) 胭脂砚 砚。 明代万历年间,兰溪才女陆静,“以脂笔书字,落红满纸。”坊间传说这白纸红字即从她始。真是有创意。抑或是写字的时候,笔蘸错了地方,一不小心,笔便落到了水粉胭脂盒里,结果是一场*啊。 沾着饱满的胭脂,落笔于纸上,所写的文字,称为脂笔。那一种风华,于那薛涛的红笺小字相比,亦更另有一段温柔。大约这种写法风行于明代,用细润的胭脂色写字是一种太风雅的事,无论是良家深院的才子妇还是青楼的艳姝,都喜这样写诗寄怀。总觉得提起笔沾上这样的色,心里肯定会有一种暧昧,有一种情愫淡淡缭绕,那个人儿打开来捧在手里,心里也不禁一漾一漾的。 于是我的热情也被点燃,摊开纸开始写脂砚。 脂砚两个字又觉太单,于是标题写上胭脂砚。 脂砚,一是胭脂作墨,所谓满纸落红,是那砚里调的并非墨,而是胭脂,亦谓脂砚。 二即是说砚本身,即是明代江南名媛薛素素曾经用过的砚,名字叫做“脂砚”。 而真正有故事的正是薛素素的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