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规则决定一切 这部小说的主旨是揭示社会问题,反映生活真实状态,侦探、悬念、现实与法制揉为一体,属于写实主义的范畴。 中国社会进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按照社会学家的说法,正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在傲视环球、特立独行于国际主流社会近30年,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入世”铺垫好雄厚的基础之后,中国终于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打开了大门,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乃至商业文明,潮水般涌进这个还散发着中古文明气息的国度。而此时,步入后工业时代的西方诸国,已开始反思过度工业化带来的隐患,以更现实而非主义的理性态度对自身进行检讨。制度与规则的保证,让其一切的反思、检讨,包括颠覆性的改革、执政理念的更替,都可以在*、法制、有序的轨道上运行。反观我们的转型,仅仅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城市文明,保守、封闭、单一向开放、价值多元化的过渡…… 这种转型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往往伴随着剧烈的阵痛。改革与转型,归根结底,是社会资源分配方式亦即规则的大调整,是公共利益的再分配。工业文明与精神文明如何兼顾?权力滥用与*,真的是改革不可避免的“润滑剂”?中国将往何处去?无数的新问题,在吸引我们的同时,也在困扰着我们。改革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局部可能存在曲折。尤其是现时的中国,权力仍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随时可以改变规则,甚至凌驾于规则之上。 当部分权力与法律由互相排斥,到互相交融、互相结合,从而以更“完美无缺”的姿态参与利益博弈的时候,我们知道,“司法瓶颈”的时代已经来临!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社会各阶层最激烈,最生死相博、刺刀见红的角斗场。强势的蛮横、贪婪,弱势的无助、顽强,公共规则与国家机器的强大与无奈,无一不在这个崇尚公平与正义的国度里生动而真实地演绎。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在核心的权、利与司法领域,文学由于行业的隔阂而遭遇障碍,尽管艰难的渗透没有停止过,但人为“规则”的倾斜,更易使我们走向“娱乐至上”,或者“效益优先”。文学,有时会因为规则的瓶颈而流于表象,甚至会因为功利而放弃独立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