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提倡科学争论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 赵南起 我国的水资源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水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之源、生存资源。中国是个贫水国,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21位,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老天爷的厚此薄彼在造成我国整体上水资源匮乏的同时,更使中国北方严重缺水,这种状况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沙尘暴愈演愈烈,沙化速度相当惊人,致使我国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沙化面积占18%。新疆的胡杨林大片干枯,罗布泊成了沙海中的凹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内蒙古草原,不少地方如今成了“抓把黄沙飞天下”的浩瀚沙海。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生存? 如何摆脱中国北方的水危机?怎样解决中华民族缺水这个心腹之患? 民间水利专家郭开提出的南水北调“大西线”引水方案,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希望。大致设想:引雅鲁藏布江水,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简称雅黄工程。计划年引水2000亿立方米,相当于4条黄河水量。经青海湖调蓄,自流入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经岱海调蓄,自流入东北及晋、冀、京、津等;通过给黄河补液,满足陕、豫、鲁等地的需求。 这个计划倘若得以实现,不仅可以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北方的缺水问题,还会在改造沙漠、扩大耕地、增加电力、创造就业岗位等诸多方面带来诸多好处。 80多岁的老部长周子健从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看到了郭开的“大西线”引水方案,他向党中央写了封荐举信,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1998年5月24日,*就此信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我国水的资源大为短缺,必须引起全党十分重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已有若干方案,现又接到子健同志来信并所附人民日报《内部参阅》上郭开写的《关于大西线调水工程》一文。批示强调,对南水北调方案,“必须从长计议,全面考虑,科学选比,周密计划”。 但是,对于郭开“大西线”调水方案,在专家队伍里却存在不同反响,在职能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