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经过热心于中韩文化交流的崔在善教授介绍,我和徐万民、王小甫、徐勇教授等东北亚研究所的同仁结识了金正吉先生。大家相聚在北大勺园,畅谈中韩文化交流和东北亚的和平发展事业,颇有心心相印之感。于是,相约开展合作,推进中韩文化交流和东北亚研究,共同寻觅学术真谛。 但是,真正了解金正吉先生,还是在拜读了他的着作《公务员并非官老爷》之后。这本着作是作者在出任韩国行政自治部部长期间的感知录,内容丰富多彩,感受真实。这本着作从“不改革行政,只有死路一条”的论题谈起,依次论说了“公务员并非官老爷”、“不正之风、无能、贪图安逸的行政盲区”、“亲切的态度胜过一切”、“‘次品率’为零的行政服务工厂”等论题。这些论题涉及公务员机构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推行改革的理念、原则和面临的困难、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改革进程之所以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包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应对问题时的心情;提出了公务员机构改革的前进方向和最终目标等。这些问题,都很重要,是任何国家在实行改革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问题。 或许是因为中韩两国具有类似的官场传统文化背景,行政改革面临的问题也大同小异。在韩国官场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中国也经常遇得到。因此,在阅读这本着作的过程中,在韩国围绕公务员体制改革出现的各种现象,屡屡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这种跨国界的感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本着作在中国出版的现实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人们借鉴外国经验常说的话。那么,就请在《公务员并非官老爷》中,寻找开卷有益的借鉴吧。 中韩两国虽然隔海相望,但是真正的相互理解却并非易事。韩国在军人政权时期实现工业化,文官政府实行了政治*化,这些基本看法为中国一般读者熟知。但是,对1997年以来韩国如何推行公务员体制改革,韩国的官民关系的现状、网络平台在国家行政过程中发挥了哪些作用、韩国高官的执政理念如何等问题,就未必耳熟能详了。恰恰在这些方面,这本着作为中国读者提供了大量鲜活的例证。正如作者所说,这一着作“直接引用了来自行政自治部网站()‘与部长对话’一栏目中的内容”,借以了解“韩国普通国民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