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爷在府里人看来是个极慈善的主子,生意虽做的大,但人也没有那么大的架子,下人们犯了错也不会非打即骂。现在各地都不太平,陈老爷又收养了一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孤儿,教他们谋生的手艺,更是让平岭县人民都盛赞不已,说是活菩萨转世呢。 这些孤儿们来的时候大概是些十二三岁的男孩,狗都嫌弃的年纪,可陈老爷待他们如亲子一般,给他们请老爷读书习字,或是招人教些木工瓦匠的糊口活计,孩子们都非常感激,也把陈老爷当作亲爹一样孝敬。 可有个孩子不同,六七岁就被陈老爷收养了,名字也是陈老爷起的,叫晓春。晓春长得秀气,若是不知道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小姑娘,因着和大少爷一样的年纪,就被老爷接来直接在府上住着了。等16岁的时候大少爷远渡重洋求学,陈老爷也还是留着晓春在身边,说是把他当儿子看。 晓春是不读书的,也不用学其他孩子那些手艺,老爷只让他学唱曲弹琴之类的,大少爷在的时候陈老爷也从不让他陪着读书,大少爷也总羡慕他不用受苦。 读书的苦晓春倒是没受,可每日也是有许多活计干的,这日他端了枸杞鸡汤去了书房,听说陈老爷最近身子发虚,他特意炖了几个时辰来给老爷补身。听着路上的仆人们一声声道着:“请二少爷安。”晓春的步伐也加快了些。 黄昏的时辰让书房里光线更昏暗,晓春看不太清陈老爷的脸,等走近些才发现陈老爷原是看着书睡着了,他轻轻拍了拍陈老爷的肩:爸爸醒醒,我带了鸡汤来,喝了好用晚饭了。 陈老爷这才幽幽转醒,摸着晓春的手道:“难为你这么辛苦,这些事让下人做便好。”晓春慢慢跪下,细白的手端着汤碗,仰头对着陈老爷说:“春天风大,爸爸难免身上不舒服,这也是做儿子的孝敬。”陈老爷摸了摸晓春的头,就着晓春的手喝了下去。心中也不免感慨,一晃十年过去,自己也年过四十,连晓春也十六岁了,个头快赶上自己了。 膝下的晓春轻柔的按着陈老爷的腿,这些功夫都是陈老爷自小教他的。晓春低着头,乌发和青绿的褂子显得脖颈更加白皙,陈老爷忍不住用手轻轻抚了上去,触手便是一片滑腻,稚嫩的少年总是吸引人的,大手控制不住的向里探去想要触碰到更多,晓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