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七年。 鞑靼屡次犯边,永乐大帝朱棣派出使者前去鞑靼交涉。 结果使者被本雅失里所斩。 永乐大帝大怒,封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大明十万大军,攻打鞑靼。 明军出关已行近百里。 可就在这时,淇国公忽然在军中发现了一个少年郎。 虽然靖难结束没几年,大明元气尚未完全恢复,但还不至于用小孩子上战场。 淇国公当即命人把这小毛孩子带了过来。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这小毛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的皇太孙朱瞻基。 齐国公看到朱瞻基的那一刹那,差点没给他跪下。 他是纳了那个闷儿了,从应天出发,到此地几千里,这朱瞻基愣是跟了这么长时间,自己到今天才发现。 这要是仗打起来了,皇太孙一不小心死在战场上,那自己一家的身家性命还能保得住吗? 朱瞻基满脸微笑的看着淇国公。 “丘爷爷,您就让我跟你一起去打仗吧,你别看我现在才十岁,但是我这本事你还不知道吗?” 丘福作为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被封太子太师,经常出入东宫。 所以对于朱瞻基,他还是比较了解的。 朱瞻基有什么本事?调皮的本事!掏鸟窝的本事!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骑射倒是像模像样,可他那花拳绣腿,上了战场能顶什么用? 就在此时永乐大帝的圣旨也送来了。 众人跪地接旨,永乐大帝的意思也很明显。 “朱瞻基你个小兔崽子,抓紧给爷爷滚回来!” 朱瞻基倒是聪明,当即说出什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话来。 结果被淇国公踢了一脚,遂命人分出五百精骑护送皇太孙火速回京。 同时上书一封奏折请罪。 按照皇太孙本来的计划,自己偷偷的溜出家来,跟着军队上战场,这本是个天大的事。 但只要自己在沙场上建功了,大不了回家功过相抵。 但同时也向爷爷证明了自己,自己弥补了老爹的缺点,也许在爷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