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序论十四
史鉴杂志历史小作文 史鉴梅康熙大帝 史鉴节要便读光绪十三年 小岛文史鉴 史鉴节要便读 史鉴赞美西湖亭美的诗 史鉴今 史鉴千秋 史鉴梅 史鉴铭国殇 烛光铸和平小报 史鉴节要是啥书 史鉴的拼音 史鉴杂志历史小论文 数学使人精细修辞手法 史鉴录 史鉴韬光纪幽翻译 史鉴兴 史鉴昭昭是什么意思 史鉴节要 史鉴导演 史鉴的近义词 史鉴画家 史鉴梅的结局 史鉴怎么读 史鉴梅与魏东亭 史鉴沧海 史鉴双鸭山 史鉴凿凿是什么意思 史鉴流传真可法 史鉴历史小论文 勤廉江西史鉴 史鉴明心 史鉴其身 史鉴什么意思 西村十记史鉴 史论论文 史鉴生 诗歌使人巧慧 史鉴使人明智 史鉴名词解释 数学使人精细 洪恩未报反成仇 史鉴的西村十记的翻译圣人之知,智足以周物而非不虑也,圣人之能,才足以从矩而非不学也。是故帝尧之德至矣,而非“钦”则亡以“明”也,非“明”则亡以“文思安安”而“允恭克让”也。呜呼!此则学之大原,而为君子儒者所以致其道矣。 何以明其然邪?天下之为“文、思、恭、让”而不“明”者有之矣,天下之求“明”而不“钦”者有之矣。不“钦”者非其“明”,不“明”者非其“文、思、恭、让”也。 “文”有所以文,“思”有所以思,“恭”有所以恭,“让”有所以让,固有于中而为物之所待,增之而无容,损之而不成,举之而能堪,废之而必悔。凡此者,明于其所以,则安之而允安矣。不明其所以,将以为非物之必待,将以为非己之必胜,将以为惟己之所胜而蔑不安,将以为绝物之待而奚不可:不明者之害有四,而其归一也。 以为非物之必待者曰:“物自治也,即其不治者犹治也。以‘文’治之而物琢,以‘思’治之而物滑,以‘恭’治之而物扰,以‘让’治之而物疑。夫物固自治,而且治之,是乱物也,则莫若绝圣而弃智。” 此无他,不明于物之必待也。物之必待者,物之安也。何以知物之安也?且夫物之自治者,固不治也。苟简以免一日之祸乱,而祸乱之所自生在是也。 若夫不治者之犹治也,是其言也,为欺而已矣。明于其必待,而后圣人固曰,物自有之,待我之先而已矣。乃若琢者则惟其无“文”,滑者则惟其不“思”,扰者则惟其未“恭”,疑者则惟其弗“让”。信能之,未有罹此四患者也。 以为非己之必胜者曰:“道不可尽,圣人弗尽;时不可一,圣人弗一。是故尧有不令之子,舜有不谐之弟,夏有不辑之观、扈、周有不若之商、奄。尧有不令之子,胡亥之淫,非始皇之失教也。舜有不阶之弟,大叔之叛,非郑庄之养恶也。夏有不辑之观、扈,藩镇之逆,非卢杞之奸也。周有不若之商、奄,七国之反,非晁错之激也。然则天下者,时势而已矣。乘其时,顺其势,或右武以绌‘文’,或立断以废‘思’,雄才可任而不必于‘恭’,盛气能争而何容多‘让’。是故操之以刑,画之以名,殴之以法,驭之以术,中主具臣守之而可制天下。” 此无他,不明于己之所必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