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三年。 上元节前,京师落了一场大雪。 瑶湖一池青水上了冻后,接续来了几溜着碧衣的仆从上上下下地忙碌着。 未近日暮,瑶湖便一改冬日萧瑟之景,挂满了各式纱灯,叠满了各色彩带,蜿蜒的亭台楼阁和靠岸的龙船也都覆了绢花、流苏妆点一新。 瑶湖边名唤垂荫留客的酒楼里,有南来的丝绸商乍见此状,直呼京师繁华富贵。 同行的久居京城的老友拈须笑道:“这些不过是小巧,且看上元节当夜那才是堆金积玉、富丽逼人。” 丝绸商当下应好,又多留了一日。 待到上元夜,瑶湖内外早就人满为患,丝绸商寻了一高处,才窥见小片湖景,百灯映树,一片珠玑。 近岸处焚了香炉,热气熏化了湖面的薄冰,娇俏的少女小姐们折了花灯将那岸边挤得满满当当。 再往远看,湖心岛上有一珠宫贝阙,八角飞檐上落千盏明灯,璀璨过皓月繁星,真个如瑶宫仙境。 “那是何处?” “唤作参月亭。” 珠帘翠幕下亭中有人影绰绰,隐约可见其间一美妇云鬓高耸,珠翠浮光。 丝绸商见之神往,又心生畏惧:“莫不是皇亲贵戚?” “是也不是。”京中老友一改玩笑态度,言语中多有敬意,“老兄可知道镇国将军。”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镇国将军的威名谁人不知?” “今日是镇国将军夫人的诞辰,自前年开始,每逢上元节,镇国将军都会在瑶池为夫人设宴祝寿。此等美景,咱们可都是沾了将军夫人的光。” “哦,原是如此。”丝绸商恍然,旋即又似是想起,“我听说,这位夫人从前是英国公府的丫鬟...” 咻!金灿灿的一道光线划入夜空,五彩绚丽的烟火绽放下落。参月亭内一对璧人凭栏而站,狐裘下的双手十指交缠。 —— 入冬后日头渐短,院子里的小丫头们被赶着进了西面的偏房。 “元宵,去把窗户的插销锁上。”丫头里瘦高个儿的头也没抬,吩咐道。 才进了门的英莲愣了愣,也不应声,快步过去将一扇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