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邦的时代在落幕之前,我做了这么几件事。
程后,再由警察局、肃正局、司法委三方根据勐能、勐冒两地民族特色、战争环境进行整改。
在此期间,我的办公室桌案上堆积着本人这辈子都未曾见过的如山卷宗,哪怕已经有专人将卷宗里的缅语翻译成了汉字,我依然看的头皮发麻。
最后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将卷宗一撇,爱几把怎么地怎么地吧,什么时候出问题了什么时候解决,我可懒得在这儿逐字逐句的去扣。
对,相比于雍正那种勤勉的帝王来说,我懒得几乎和万历一样,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酷吏,甚至还需要一个商鞅、一个张居正……
好在如今的勐能百姓对于‘权力意识’的认知还很低,有点像是咱们国家六十年代的百姓,禀承着‘毕生不入官门’的思想,也让我落得了一身清闲。
只是,我真怕勐能发展得太快,要是按照现在的速度,等老百姓对‘权力意识’的认知达到八十年代水平,我估计就得忙得连喘口气儿的时间都没有。
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日子,还真就照这想法来的。
向来不互通的勐能和勐冒通车了,在我看来这不过就是两地百姓来回走动走动,看看亲戚,不应该对两座县城的统治造成任何影响才对……
可两县通车这件事刚一做成,从勐冒到勐能的汽车站就每天堆满了人!
理由是,在解决了战争问题的情况下,两县通车直接盘活了周遭所有村寨、城镇,小商贩们就像发现了商机一样开始从山里源源不断的往外运货,什么野生蘑菇、竹笋,野物穿山甲、鳄鱼,上百年的黄花梨、沉香木……对,央荣打电话来说,真有人扛着一整根木头来挤车的……因为,安全。
两辆绿皮车装着满满两台车的士兵护送一台大巴,并且沿山对所有隐藏势力进行清剿,要彻底清空勐冒周边所有小势力范畴的情况下,能不安全么?
老百姓一旦有了安全的环境,制度了,哪怕,那玩意儿有时候也挺烦人。
(本章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