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洪流中

孟夏知时/著

2025-08-27

最新章节:第38章 坏债了

书籍简介

“女儿身”是“原罪”,但“认命”?从来不是她们的选择!八十年代的乡村,高家四姐妹被贫穷、重男轻女紧紧束缚:高菊花出逃离家,从卖菜摊搏出拆迁楼,却在“香火”执念中赌上一切,明知高危仍诞下唐氏儿,失去工作,后半生坠入深渊;高一红被娘家吸血半生,遭婆家践踏尊严,几次出逃却为女儿折腰,青春终耗尽;高梅花嫁给好吃懒作的丈夫,在工地用血汗扛起整个家;高红霞被“爱”误,为小丈夫扎进更穷的山沟,闯南方撞得头破血流。她们是血脉相连的姐妹,是彼此黑暗里的微光:高一红助高菊花逃婚亡命,高菊花发达后反哺姐妹……她们在命运的洪流中,抗争的方式不同,付出的代价各异,但骨子里的坚韧如出一辙。她们的挣扎,为下一代凿开微光。二十年后,她们的孩子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林新蕊发奋图强,名校毕业,金领加身,在遭遇性别偏见、出身偏见时,饱含愤怒,勇敢还击,成为一名都市精英;林孟春远走他乡,用独身宣布独立;唐宛若学医自强,在命运的玩笑中,重塑弟弟的人生......这是两代女性的战争:一场与旧观念、与时代局限、也与自身软弱的漫长战争。她们用尽一生,只为赢得一个最简单的权利按自己的心意,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气。

首章试读

一九八零年,秋。 远处天边卷着的云彩,在夕阳余晖的照耀下,现出粉橙的光芒,漫向更远处,变得如棉絮那样稀薄了。九月的傍晚有了丝丝凉意,举水河边的地里,高一红还在劳作。河边两亩沙地的花生正是抢收期。天还没亮就开始来到地里,她已经劳作了十几个小时。原本郁郁葱葱的花生地露出了土色面目,一个个坑就像张大的嘴巴,吞噬着她的耐力和体力。她不时看向延伸到村里的小路,期待着回家。 高一红家里有六个孩子,她是第二个女儿,农忙季是不能上学的。只有大姐高菊花,是长女,有可以上学的优待。 今年一红已经十四了,六月份过了四升五的考试,特别高兴,拿着通知单回家告诉娘。娘在做饭,脸一下拉得老长,把水瓢重重的扔进水缸,“家里承包了这么多地,我和你爹从早到晚不闭眼都干不完!都是讨债的!”。水缸里的波纹荡啊荡,把一红的眼睛都快荡湿了。 到了开学,没人提给自己报到的事。去年也是这样,家里的小透明是上不了学的。但大弟闹着要人陪上学,半工半读,好歹还是上了四年级。一红存了点儿希望。 “一红”,大姐扛着两根冲担来了。冲担尖尖的头后面挑着几跟稻草绳子,前面坠着一个小藤条框。上了一天学,大姐的粉红色的确良衬衫还是那么板正干净,映照着夕阳,发出耀眼的、神性的光芒。 两人合力将这些花生一层一层铺好,码成垛,紧紧捆起来。花生肥大的身子带着还湿润的泥土沉沉的坠着,腆着肚子躺在稻草绳子上,等待着最后的收割。远处太阳已经看不见了,云层像打翻了的墨水,在天空这条河流中,有的地方墨色深沉,蔓延到远处又稀薄得有点发青。 “想什么呢?快帮我扶一把。”大姐喊道。 刚从地里拔起来的湿花生还带着生命的厚重,每一捆花生都至少有三四十斤,大姐一个人使不上劲。一红将冲担尖尖的头插进花生捆肥大的肚子,花生发出“噗嗤”的惨叫。她扶着大姐站起来,再匆匆忙忙地挑起来自己那一担,提着藤编的篮子,追上去。即使经常干农活,这七八十斤的担子对十四岁的一红来说还是太沉重,她本就很瘦,坚硬的冲担硌得她肩胛骨生疼。 走了几百米,要上坡了,咸...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