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三十年

方方土/著

2025-09-20

书籍简介

以皖北县城为背景,讲述了出生于城乡结合部的郑自强、县城的许志远和农村的刘根,这三个80年代的新一辈,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党的十八大召开,30年来不断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历程。80年代初,受国家“广开就业门路”政策的影响,郑自强举家搬到城里卖早饭;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政策,给了他重打翻身仗的机会!也让他成为第一代保险代理人,见证了保险行业的辉煌。刘根是诈骗行业的缩影,因移动进入千家万户,他得以利用电信诈骗快速敛财,也因“打击整治利用短信息和网络诈骗犯罪的专项行动”,被迫转行做集资诈骗,最终落网。作为第一代艺术生,许志远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代表,在他最迷茫的时刻,“中国梦”的提出,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他从原本只聚焦于“小家”的琐碎事务、局限于“自家孩子教育问题”的狭小格局中挣脱出来,以更加宏大的视野和格局,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与“少年强则国强”的深刻内涵深度融合,决定将办校育人作为奋斗终身的事业!

首章试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各地市场逐步放开。 紧接着国家出台了“广开就业门路”的政策,开始允许私人干生意。 安徽北部有个叫观云县的县城,地处熹河南岸,直到1982年,城区面积还只有三平方公里。 县城南部有个大型农贸市场,每天清晨来这里批发、采购的人络绎不绝。 在通往农贸市场的路边,有个卖辣汤豆腐脑的摊位,天刚蒙蒙亮就开始出生意。 两张半旧的折叠小方桌,几个破旧的小木板凳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他们正吃着热气腾腾的辣汤豆腐脑。 元月份,这里的凌晨气温通常低于零下10°,天气寒冷,起早来农贸市场搞批发、采购的人们冻得瑟瑟发抖。 他们陆续来到路边这个不起眼的小吃摊,喝上一碗香喷喷的辣汤豆腐脑,在慰藉肠胃的同时,浑身上下都感觉非常温暖。 又有人走过来,找了张小板凳坐下,大声吆唤着:“给我来碗辣汤豆腐脑。” 一个梳着短发、略显瘦弱的中年妇女边答应着,边麻利地从一只保温桶里盛出一大勺辣汤放在碗里,又掀开另一只保温桶,从里面盛出一小勺豆腐脑放在辣汤上面,然后把碗递给站在她身边的一个十来岁的大男孩。 大男孩从中年妇女手中接过碗,熟练地从身旁的铝盆里抓上一小把碎麻花撒在碗里,端着饭碗快步走过去,送给顾客。 中年妇女叫刘淑珍,那男孩是她的长子郑自强。 郑自强身高不足一米六,国字脸,五官端正,浓眉大眼配上高鼻梁,身体很瘦弱,还不满十四周岁,像他这个年纪的男孩在当地统称为“半拉橛”。 来吃饭的人越来越多,刘淑珍麻利地盛饭、收钱。 郑自强把碗端给顾客和收顾客吃过饭后留在桌上的空碗,然后抹桌子,给新来的吃客腾地方,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忙碌着。 忽然跑来一个七八岁的男孩,他神情紧张,声音中还带着哭腔,“妈,我爸吐血了!” 刘淑珍正在收钱,听到喊声,回头看向小男孩。 寒风吹乱了她的头发,她显然被小男孩的喊声吓到了,手一抖,一枚五角硬币掉落在地。 ...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