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门轴发出的比预想中更响。
沈默的手电光束最先刺破黑暗,地下库房的轮廓在昏黄光晕里显形——霉味裹着纸页陈腐的气息涌来,二十排深褐色货架像被按了暂停键的多米诺骨牌,在两侧延伸至视线尽头。
苏晚萤的手指在口袋里攥紧照片。
她能听见自己的心跳撞着肋骨,一下,两下,与记忆里那间旧教室的秒针声重叠。
上周来清点文物时,她分明记得这扇铁门挂着黄铜锁,此刻锁头却躺在墙角,锁扣处留着新鲜的划痕——有人比他们更早来了?
"
别碰货架。
"
周工的声音突然压得极低。
这位六十岁的碑刻匠正弯腰凑近最近的金属门框,布满老茧的指尖悬在门沿三厘米处,"
看这里。
"
沈默的手电转向他指的位置。
光晕扫过的瞬间,苏晚萤倒抽一口冷气——门沿上竟密密麻麻刻着极小的碑文,从"
张建国"
"
李淑芬"
到"
王二牛"
,连"
清洁部临时工赵梅"
都在列,每个名字末尾还刻着入职日期,笔画细如蚊足,却工整得近乎残忍。
"
活人名字刻进碑文,等于提前给自己立了生祠。
"
周工喉结滚动,刻刀在掌心转了半圈又收回去,"
老辈人讲,阳间碑文是阴司传票,刻得越全,魂儿被勾得越紧。
这哪是门框?
分明是道招魂阵。
"
"
名字在动。
"
沙哑的气音从左侧传来。
小舟不知何时贴在了墙壁上,苍白的脸几乎要融进墙灰里。
他的手掌平贴墙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另一只手快速打着手语:像心脏跳,一下,又一下。
沈默的手电转向墙面。
这次他看清了——那些刻在金属门框、货架边缘甚至灭火器箱上的人名,正随着小舟的话轻轻震颤,仿佛每道笔画里都藏着根细微的弹簧。
更诡异的是,其中三个名字周围浮着极淡的热影,像有人正对着墙面呼吸,却看不见任何形体。
"
查移交记录。
"
沈默突然转身走向最里侧的档案柜。
他戴着手套的手指快速拂过落灰的标签,"
如果是档案馆改建时刻的,应该有施工记录。
"
苏晚萤跟上,帮他用袖口掸去柜顶积灰。
当"
1993年建筑改造工程"
的档案袋被抽出来时,周工的呼吸陡然一滞——承包方一栏赫然印着"
守文堂碑刻社"
,正是他三十年前当学徒的地方。
"
不可能。
"
周工踉跄两步扶住货架,刻刀"
当啷"
掉在地上,"
那批活是堂主接的密令,说要给新库房做永久性标识。
我师父我师父当时直摇头,说活人名字刻死了,得留口气。
"
他蹲下身捡起刻刀,刀刃在电筒光下泛着青,"
他教我在每个周字右上角留半道裂缝,说是字不死,人不僵。
"
沈默迅速转向最近的碑文。
果然,那些工整到完美的名字周围热影翻涌,而某个"
周"
姓职工的名字右上角,细如发丝的裂痕里蒙着薄灰,热影却淡得几乎看不见。
"
所以裂痕是防护?"
苏晚萤的声音发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