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二岁。 在这个年纪,大多数同龄人还在为前途迷茫,或在画室里埋头练习素描,她却已经被称为“国内最成功的年轻画家之一”。 她的每一幅作品,都能拍出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价格。数字在新闻里冷冰冰地跳动,却足以让无数人瞠目。 而比起画,她本人更像一幅矛盾的作品。 清纯甜美的面容,修长而得体的身形,明亮的公众形象,所有这些让她在网络上被追捧,也被质疑。有人说她是天才,有人说她不过是营销的产物。争议与赞美一并裹挟着她,把她推上浪尖。 四月清楚,自己的才华并非无可替代。她同样清楚,如何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优势:颜值、气质、名校出身,以及精心营造的“有内涵”的形象。从大学开始,她便像运营一件艺术品一样,经营起自己的人设。 她的画,被大众得知。她的名字,迅速走红。 可在众声喧哗的背后,她有时会感到心虚,特别是,当一些猜测渐渐逼近真相的时候。 事实上,四月背后并没有什么公司运作,但她确实有一个“小金主”。 与其说是金主,不如说是利益交换。她在社交平台上为对方打些软广告,再通过艺术品的买卖为其进行资金“漂白”。而她得到的,则是高额佣金和一种近乎传销式的曝光与推广。 四月很清楚,这种勾当见不得光,终究难以长久。正因如此,她急于在艺术圈内站稳脚跟。她享受媒体的“捧杀”,因为大众总是容易被新闻与舆论牵着走。哪怕在专业圈里她仍只是个新人,但在普通人眼中,她已经成了“前途无量”的明星画家。 至于这位小金主,四月其实并不了解太多。两人相识已有两年左右,她知道对方比自己小两岁,知道他的名字,也知道他对自己多少怀着一点暧昧的好感。 最初是对方主动找上她的。那时,她刚在社交媒体上上传作品与美照,对方便提出合作。四月起初不信,以为又是某种骗局。但在尝到几次甜头后,她逐渐接受了这种合作。毕竟她就读的名校满是富家子弟,自己虽不至于拮据,却在攀比中难免心生落差。而小金主的佣金丰厚,正好缓解了她的虚荣与不安。 几个月后,四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