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耀西年秋,成都的晨雾还未散尽,诸葛瞻的手指己沾满墨迹。他展开最新奏章时,青铜兽尊正吐出第三缕沉香。 \"广汉粮仓存粟仅余三万斛。\"竹简上的刻痕深得能嵌进指甲,诸葛瞻突然按住太阳穴。案头的青瓷笔洗泛起涟漪,倒影里闪过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画面——车水马龙的长街,闪烁的玻璃幕墙,还有手术室刺目的无影灯。 \"大人?\"录事掾的声音像是隔着水面传来。诸葛瞻猛然惊醒,发现手中狼毫折成两截,墨汁在蜀锦袖口晕开暗色花纹。近半月这不是他第一次头痛,那些零碎记忆愈发清晰。 “看来我真是死了,可是为何会让我在诸葛瞻身上苏醒,我不过普通人而己。” 诸葛瞻字思远,是武乡侯诸葛亮的长子,三国时期蜀汉大臣。虽说政事上无所作为但最后为国捐躯也无愧于诸葛亮之子。 是天意如此,还是我命不该绝?可让我穿越过来又能改变什么? “大人?”录事掾关切的声音传来。“可是感染风寒?” “无碍。”诸葛瞻收回了思绪。“如今我刚升任行都护卫将军,兼任平尚书事,参与辅政。自然不能辜负陛下与百姓的信任。” “大人您定然能够胜任,毕竟大人可是丞相之子。” 诸葛瞻摆了摆手,声音有些沙哑。“将广汉的奏章取来再阅。” 侍立在侧的录事掾连忙递上竹简,眼神中藏着担忧。这位年仅三十有三的行都护卫将军,近来似乎总是心神不宁。 诸葛瞻展开竹简,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三万斛粮食,还不够汉中守军半月之需。若是往年,尚可从江州、永安调粮,但去岁长江水患,巴东诸郡如今也自身难保” 廊下忽然传来环佩叮当之声。 黄门侍郎捧着漆盒趋步而入,玄色朝服上的云纹在烛光下若隐若现:“陛下口谕,着卫将军即刻入宫,议陇西军报。” 诸葛瞻起身接旨,腰间玉带钩碰在剑鞘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冰凉的触感让他忽然想起《出师表》中的字句——“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么多年过去了,丞相笔下的疲弊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沉重。建威、阳安二关的守军,至今连冬衣都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