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华予很满意这样的结局。
话说开后,两人的感情明显增进了不少,此后在外行事,也明显大胆了不少,并不顾忌旁人如何看待。
渐渐的,这上京中,能看到不少他们出双入对的身影。
民间偶有流言蜚语,但晏华予却都并不理会,甚至在别人议论她,被她撞见时,还会大方的承认,“我们两情相悦,既不因此残害他人,又于江山社稷无害,如何行事,与你们旁人何干?”
她言行坦荡,并不恼怒。
而那些人也只敢私下说说,真当着她的面,便是什么都不敢了。
不过晏华予也知道,这种事情瞒不住,就算现在管控得了一时,也管不了一辈子,以后说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所以,她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和祁晏休之间不仅不遮遮掩掩,反而愈发大胆起来,等于向全上京的人宣告,他们两情相悦。
但如何相处是他们之间的事,旁人无权更无名干涉。
为了这件事,晏羲还找晏华予和祁晏休谈过话,在知道自己妹妹目前的想法后,他一开始并不是很支持。
始终认为这样对名声不好。
后来,晏华予就托了墨芳苓去给他做思想工作。
墨芳苓时常跟随父兄一起去边关,本就是个自由无拘的性子,在听完她描述完困于后宅的痛苦,而一个人可以更自由快乐的时候,也觉得有道理。
欢欢这样的人,怎能永远被困住?
于是也就不管他们了,反正都已经这样了,再坏也坏不到哪去。
之后,有老臣来上谏弹劾,他甚至都会跟着袒护,一边给老臣洗脑做思想工作,一边暗暗表示支持。
并让他们别再管了。
朝臣们一看这架势,都很无可奈何,慢慢的也就懒得说了。
往后一年,朝廷推行了部分改革,在科举开始后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文人,也有更多的女子进入了朝堂。
其中就有宋溪月等人。
她不负众望,在晏华予将她引荐成为姜先生的门生,又严查科举舞弊后,拿回了前世自己应有的荣耀,成为了当时的第一个女状元。
就连赵娘子的小女儿,曾经那个被人遗弃的姑娘——赵嘉也考中了进士。
而晏华予与祁晏休两人。
大家对于他们,也从一开始的议论纷纷,到变成了哪怕他们在人前举止亲密,也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甚至还有不少人效仿起来,大街上时不时也能看到如此景象。
而陆归,他特意向晏华予请了愿,说不留在上京了,想进监察院当个巡查御史,去燕国各地四处看看。
这是他拿当初向她求的承诺换的。
晏华予很疑惑,他明明可以借此加官晋爵、平步青云,甚至一生荣华。
可为何,就这么走了呢?
陆归并未回答,晏华予便也没再追问,她去找晏羲说明,允了他的要求。
陆归是坐船离开的,他穿着最粗粝的麻布,站在码头上,最后回望了一眼这上京城,之后戴上一个遮阳的蓑帽,伪装成一个普通人,上了南下的船。
没人知道。
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件事。
前世因为一事之过,他差点害死了一个姑娘,也害得那姑娘的兄长自刎而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