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快开门,义师来了!
来人很快被带跟前,四十多岁,虽然穿着蒙古人的衣服,但言行举止却截然不同,自带一股傲气。
只是他文质彬彬,脸色微黑,看上手无缚鸡之力,也不知道凭什麽如此傲气。
黄台吉会说官话,开口问:「阁下是?」
「在下万历四十一年癸丑科二甲进士周文运,原为翰林院编修丶詹事府左中允,只恨朝中奸佞当道,弃儒废理,斥贬正道,这才忍辱负重,出任喀喇沁部左翼教谕.,」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听得懂一些官话,但听不懂这些官职名称,周老夫子这番慷慨陈词,听了个稀里糊涂,不明就里。
什麽个意思?
三人用女真话叽里咕噜议论开了。
「这南蛮子说己是南朝官,要跟我们同归于尽?」
「他孤身前来,是要跟我们拼了?
勇气可嘉!
」
黄台吉连忙摆手,「三位贝勒,不是的,搞错了!
他是来跟我们谈合作的。
」
阿敏丶济尔哈朗和莽古尔泰对视一眼。
南朝的叛徒,投奔我们大金的软骨头,不都是点头哈腰,一副奴才样吗?
这一位怎麽比我们还要像主子?
黄台吉与周文运交涉了几句,转头对阿敏三人说。
「周文运是南朝中许多官员士子的一员。
他们不满南朝皇帝信任奸佞,胡作非为,便各自筹划,有的联络地方,意图挟民意以纠误偏;有的联络藩王,准备靖难除贼;也有在蒙古中忍辱负重,寻找外援。
周文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官员士子,接受流配一样的贬职,远赴蒙古右翼,喀喇沁部,察哈尔部,内喀尔喀部,充任教谕,就是想寻找挽儒理于倾覆之际的明主。
他们在蒙古右翼没有找到,但发现我们大金尊儒理崇圣贤,循三纲五常,朝气蓬勃,正气凛然..」
阿敏三人听到这里,不由面面相觑。
我们有这样吗?
我们确实喜欢南蛮子,也非常欢迎南蛮子来投奔,只不过是拿他们当奴隶,谁不希望自己的奴隶越多越好?
黄台吉冲三人眨眨眼,用女真话说:「哄他开心而已,关键是让他给我们带路,大事要紧。
「
阿敏三人无所谓地耸耸肩。
老八,你就继续哄他玩就好了,等事成后,你收他到正白旗当包衣,给他一份体面就好了。
黄台吉转头对周文运郑重地说:「在下大金三贝勒,从小尊儒崇理,爱读四书五经,遍翻朱子集注,无比敬仰圣贤,无时无刻都以圣贤道义约束自己,慎独丶克己丶仁爱。
」
周文运捋着胡须,十分欣慰,「想不到东北荒蛮之地,还有如此仰慕圣教,尊崇儒理之人。
好!
大金尊儒崇理,匡扶正道,乃应天运之邦,三贝勒也当为救万民于水火之际的天命之人。
老夫当竭尽全力弼辅左右。
」
黄台吉心中暗喜,依然正色道:「请先生不吝赐教。
」
「而今昏君秉政,奸佞当道,倒行逆施,穷兵黩武,荼毒万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