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平稳降落在伦敦的机场。
许南笙拖着简单的行李箱,按照地址找到了那家装潢格外独特精致的设计工作室。
推开门,一个穿着简约白色衬衫,气质干净温和的男人迎了上来。
他伸出手,笑容和煦:“许南笙?我是程以谦,欢迎你。”
“程老师,您好。”
许南笙轻轻回握,声音还有些长途飞行后的沙哑。
初到伦敦的日子,许南笙把自己完全埋进了工作里。
白天她如饥似渴地跟着程以谦学习最前沿的设计理念和技法,晚上则把自己关在租住的小公寓里,对着图纸和电脑屏幕彻夜不眠。
她用高强度的忙碌筑起一道墙,试图将那些血腥的、冰冷的记忆彻底隔绝在外。
但程以谦看出了她刻意隐藏的一些东西。
他注意到这个来自东方的女孩身上有种惊人的灵气,笔下线条时而锐利,时而温柔,可那双眼睛里,却总是沉淀着化不开的沉郁和疲惫。
他没有直接点破,只是在工作间隙,自然而然地与她聊起不同流派的设计哲学,偶尔也会分享自己在各地采风时遇到的趣事。
他的语调总是平缓,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这里,或许可以更大胆一些。”
程以谦指着她图纸上的一处细节,温和地说,“设计有时候需要宣泄情感,而不是压抑它。”
许南笙怔了怔,抬眼对上他鼓励的目光。
不久后,工作室接了一个小型的公共空间改造项目。
程以谦将这个项目交给了他和许南笙共同负责。
合作过程中,许南笙展现了惊人的领悟力和创造力,而程以谦则用他深厚的专业功底将她的创意稳稳落地。
两人配合得出乎意料的默契。
程以谦毫不掩饰对她的欣赏,而许南笙也在一次次交流中,对他扎实的学识和严谨的态度心生敬佩。
一种基于专业能力的信任,在两人之间悄然建立。
“或许……你可以试试把你之前和我聊过的,关于‘破碎与重建’的想法融入到这个区域的设计里。”
一次讨论中,程以谦轻声建议道。
许南笙的心猛地一颤。
那是她某次情绪低落时,无意中流露出的一点关于过往的隐喻。
她沉默了很久,最终点了点头。
她开始尝试,将那些不敢触碰的伤痛、失去的恐惧、以及挣扎着想要新生的渴望,一点点揉进设计里。
她用了大胆的断裂线条,又在断裂处设计了充满生命力的绿色装置。
还找了很多稀有的材质,却通过光影设计营造出奇异的温暖感。
当这一系列充满情感张力的设计图在工作室内部评审会上展示时,原本有些嘈杂的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同事们看着那些图纸,眼神从惊讶变为认可,最终化为赞赏的掌声。
许南笙站在台上,听着那些肯定的声音,看着台下程以谦对她微微颔首、带着笑意的目光,一直紧绷的心弦,似乎有那么一瞬间,轻轻地松动了一下。
她知道伤痕还在,或许永远都会在。
但在这里,在这片新的土地上,在她热爱的事业里,她好像终于可以开启新的人生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