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

陈为民康馨/著

2025-10-30

书籍简介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长期笼罩在核威胁的阴云之下,曾多次遭受西方国家的核讹诈。 1955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扩大会议,作出全面建立我国原子能工业的决定。全国各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纷纷奔赴第二机械工业部,投身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科研攻关与工程建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陈为民带领研发团队,不畏艰难、奉献青春,攻克了无数技术难题。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成功爆炸。而这些科学家们,却大多未曾留下真实的姓名。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 《峥嵘岁月》回望中国核工业在历史长河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团结奋进的时代精神。 1xes53

首章试读

金银滩云霭漫卷,藏原羚在地平线尽头奔跑,油菜花的金黄浪涛漫向天际,紫粉色的格桑花开遍山野,远处连峰的皑皑雪山,默默地注视一辆刚到站的闷罐火车。 陈敬德推开闷罐火车的滑动敞门,阳光刺得睁不开眼,他还没有适应新改的名字陈为民,因为保密工作的特殊性,他必须隐姓埋名,之前取得的荣耀和成绩将不属于他,世界核物理领域再也不会出现陈敬德的名字。坐了两天两夜的闷罐火车,同行的同志们拿着行李,陆陆续续地有序下车。 “要我说啊,咱们到这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来,肯定是搞原子弹。”穿着中山装五官端正留着板寸头的男青年,热情地跟陈为民搭话,“同志,你北航核物理毕业,是不是知道点内幕?” 陈为民嘴唇发紫,脚步虚浮,倒不是因为做了不透气的闷罐火车,他知道这是高原反应导致的缺氧症状,只希望能快点到宿舍好好休息。 这里跟他想象中的不一样,没有高大的建筑办公楼,一排排泥草房很矮,路是草地之间蜿蜒的车轮路,绵延天际草海的尽头波光粼粼,那边应该是青海湖,要秘密进行国家最高机密级别的工程,这边的情况,看起来更像是未开垦之地,搞科研条件似乎是不具备,陈为民想不明白他们到这里来干什么,想必跟他一起来的很多同志也有同样的疑惑。 “我叫赵刚,是搞炸药的,同志,你别那么沉默?”赵刚一只手使劲拉了拉要从肩膀上掉下来的包裹绳,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地,他觉得这个地方天高云淡,景色很美,非常适合生活,来的时候,赵刚的老师跟他说,这是国家级机密的重要工作,保密是第一要务,这项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绝无仅有,能参与其中,是祖上的荣耀。 陈为民身后,三三两两的同学们有说有笑,特别是同行的一些女孩子,拿着这些花花草草爱不释手,有个留着两个大辫子的大眼睛女孩弯腰采了一朵油菜花,插在了耳朵后边的黑发上。他们都是来自全国各所大学的优秀高才生,经过严格的筛选考核以及政治审查,统一在北京坐的火车。 上车的时候,都不知道火车的目的地是什么地方,大家充满了期待,两天多的时间,基本上相互都认识了,当时,有的同学就说,他们要从事的工作,可能跟美国投给日本的那...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