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宗苏东坡

苏轼张易简/著

2025-11-01

书籍简介

书写苏东坡的一生,从眉州到汴京,到凤翔,到杭州,密州,徐州,贬黄州,起登州,居庙堂,知颍州,扬州,定州,贬惠州,儋州,书写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一生。-jjwx 2lquT7

首章试读

卷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仁宗曾赞誉:“天下读书人尽在眉州。 ”据史料记载,两宋时期,眉州共涌现出860位进士。 “峨眉天下秀”,对于不熟悉巴蜀地理的人来说,往往会误以为眉山的名字源自佛教圣地——峨眉山。 然而,峨眉山与眉山分属两地,峨眉山位于今乐山,宋代称嘉州境内。 眉山,宋代称眉州,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部、岷江中游,北邻成都市,南接乐山,东靠内江、资阳、自贡,西连雅安。 眉山被誉为中国诗书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进士之乡,素有“千载诗书城”“人文四友,并与李峤并称“苏李”。 其代表作包括《正月十五夜》《咏虹》等。 苏味道在唐高宗乾封年间考中进士,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入朝担任凤阁舍人,后升任检校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因党附武则天的面首张易之,张易之政变被诛后,苏味道受牵连被贬为眉州长史,苏家一脉自此在眉山繁衍生息。 苏味道一生经历三起三落,这与他百余年后的后辈苏轼四起四落的人生轨迹颇为相似,但二人的人生价值观却大相径庭。 苏轼处世超然,不合时宜,心系苍生,志在辅佐君王成为尧舜之君;苏味道为人圆滑,曲意逢迎,常对人言:“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心贻咎谴,模棱以持两端可矣。 ”因此,时人送其绰号“苏模棱”或“模棱手”,成语“模棱两可”亦源于此。 苏味道有四子,长子、三子、四子皆入仕为官,先后离开了眉州,唯有次子苏份留守眉州。 苏份一脉在眉州并不发达,直至。 关于苏洵苦读的专注,民间流传一则轶事:某年端午节,苏洵在书斋中埋头读书,夫人程氏体贴地送上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置于书桌之上。 待程夫人再次进入书斋收拾时,发现苏洵满嘴墨迹,盘中粽子已尽,而碟中白糖却未动分毫。 原来,苏洵读书太过入神,竟将墨水误作白糖蘸食。 言传不如身教,苏洵对书籍的痴迷,直接影响了苏轼、苏辙兄弟。 年幼的兄弟俩...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