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奏(一) 历史的车轮缓缓地滚进了1945年8月,离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子已经所剩无几了。帝国大本营在全国进行了总动员,又纠结起了多达二百四十几万的部队和几千架粗制滥造的飞机,准备进行本土决战、“玉碎”到底。 大本营的官员们都清楚这中间究竟有多少水分,号称的二百四十万的部队只不过是一些由十几岁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组成的杂牌军罢了,战争、瘟疫和严重的病虫害让绝大多数人青壮年都死去了,那些一天到晚饥不裹腹的孩子和老人连行动都很困难,更不用说去参加军事训练了;而所谓的几千架飞机只不过是由轻便木头制作的风筝而已,发动机使用的燃油都混合着动物油食用油,起降用的轮子大部分都是木头制的,因为联合舰队的覆灭和联军的封锁让他们不可能获得宝贵的石油、钢铁原料和橡胶等原材料。 所以说,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黑龙江,哈尔滨南线十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抗日联军的指挥部设在这里。 “滴滴滴……”昏暗的电报房里发报员正有条不紊地收发着电报,将一道道命令发出去,又一条条收回接到的信息。 东北地区负责最后一场对日军的攻坚战的指挥官刘云背着手走进了电报室。 “司令员,你咱来了?” 满脸稀拉胡子的赵延看着刘云,已经身为新军副军长的他时不时还是叫刘云司令员,不过对于他这个小小的错误,身边的机要参谋们并没有去注意。 “攻击准备的怎么样了?” “放心,我敢打包票后天司令员您就可以坐在哈尔滨里喝茶了。”一想起即将开始的战斗,赵延就兴奋不已,激动得直搓双手。 “恩……”刘云本来想呵斥赵延两句,但不知道为什么话到嘴边有缩回去了。 “司令员,怎么了?”赵延发现刘云有点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眼睛老是望着哈尔滨北方。 “先遣队发电报过来了吗?” “诸葛同支队还没有发电报回来……”(原先带林刘云第一只山地营北上林西县游击的诸葛同已经是北满先遣支队的旅长了)赵延看了刘云一眼,这两天司令员真的是很奇怪,似乎对眼前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