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北斗星》:一部草根的图腾 《圣经&;#8226;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样一个寓言: 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 然后,这人就往外国去了。 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 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奴才,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给那有一万的。”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将这种社会心理现象命名为“马太效应”。 精英与草根的生存压力,向他们的社会地位一样,天壤之别。 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以钱论英雄的时代:以前那个时期,会把人们按财产多少来划分贫、下、中农,现在流行的,是草根与精英的落差。 谁是草根,谁是精英?是那两个成功的奴才可算精英,还是那一个没有商业头脑的奴才甘于贫穷的草根? 中国5000年的历史,是一部精英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