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16部分
第一章·柱子的故事(1) 《彭城奔牛短篇小说选》·柱子的故事(1) 柱子,从小就失去了父母;跟着他叔生活…… 他叔是个残疾人,人很厚道,平时不大出门。出门时架着双拐,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象个黑猩猩。因此,乡下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路不平”。他也不生气,后来叫的人多了,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他的外号,真名反倒忘了。 “路不平”没有结过婚,据村里的人讲,年青时他也和一个女人好过,只不过没有谈成。那时候“路不平”年青,人也不象现在这样懒怠。他和女人相好,遭到了相好女人父母的反对。 “和一个残疾人在一起有什么好日子过。要是再生出一个残废来,怎么办?” 相好女人的父母硬把他们拆散了,把闺女嫁给了别人。 “路不平”精神受了刺激,大门不出二门不到,难过了好几天。他认为女人会说,但是靠不住,经不起考验。打那以后,再也不和任何女人来往了。一个人在家又当爹又当妈带着柱子过。 不过,村里还有一种说法。说这话的是村东头的老王。和“路不平”是年轻时的好朋友。 “那一年,路不平和他相好女人偷偷地跑了出去,闯了关东。在关外住了好几年,有了孩子,那孩子就是现在的柱子。他们是偷跑出来的,没有办结婚手续,不合法。女人又死在了关外,怕人家笑话,说柱子是私生子,名声不好,才骗人说是从关外拣来的,其实不是那回事。” 话说的有根有据,几十岁的人啦,还赌咒发誓,看样子不象是说慌。可是村里的老年人却说;“别听他的,根本就没有那回事。他们是朋友,架托的。怕柱子长大了不孝顺。跑了,瞎编的。”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谁也拿不出真凭实据。 当然了,说这些话时大家都瞒着柱子,谁也不敢当着他的面胡说。柱子十好几啦,是个楞头青,头脑简单,脾气暴。如果让他知道了,说不定会弄出点什么事出来。再说,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陈芝麻烂谷子的,没凭没据,凭什么说人家。随着普法的教育的深入,人们也逐渐知道没有根据的东西不能乱说,说了要负法律责任的,就更不敢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