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不是最后

楼隽书朱古力/著

2024-08-16

书籍简介

初三那年,知青子女祝福返回上海,等待她的将会是怎样的青春?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心目中的自己究竟是重合的还是背道相驰的?请看一个单纯少女的蜕变过程,不矫情不玛丽苏,只有人性最真实的一面。

首章试读

旁白:我们的故事从哪说起呢?让我想想,不如把时间的齿轮往回拨,一圈、两圈、三圈……,哦!STOP!我看到那个黑黑、瘦弱的孩子了,我们就从她开始吧。 我叫祝福,同学说这个名字土得掉渣,就像旧社会走出来的人物一样,可是我不这么觉得,因为这是我最爱的奶奶给我取得,她说我是老天带给她最好的礼物,我本不该出生在这穷乡僻壤里,所以她要把最多的祝福给我。 奶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母亲。她是个美丽而有文化的上海女人,当年被下放到安徽,早早嫁给了老实巴交以种蔬菜为生的父亲。后来政府出台了回沪政策,可是已经结婚的母亲是回不去了,所以奶奶才一直念叨,如果没有毛爷爷,她就不会有我这个宝贝孙女了。 尽管奶奶觉得有愧于母亲,可是在我看来,母亲和父亲在一起很幸福。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母亲已从当年的知识分子活脱脱成了一个农村妇人,但她从没说过后悔留在父亲身边。 只是,她一直不希望我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过一辈子,从小母亲就对我说:“福福啊,等你长大了就去上海吧。” 于是,初三那年,我拖着奶奶送我的红色旅行箱独自来到上海求学。 上海,对于我来说就是个霓虹而车水马龙的世界。在乡下,过了八点,家家户户都关了门窗窝进被褥里,可是现在,到达上海的火车已经过了九点,走在马路上,一切是如此喧嚣,闪烁的巨大灯牌,穿梭如鱼的车辆,高得看不到头的大厦,尽管小时候我也随母亲来过几次上海,可每次再来我依然觉得陌生而新奇。 “福福。”来接我的舅舅出现了。 在我记忆中,舅舅是个顾家又和蔼的人,舅妈则是个大嗓门的女人。临行前,母亲曾叮嘱我,住在别人家中千万要乖巧听话,自己的衣物不要麻烦大人清洗,有空要多做些家务,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要和舅妈顶嘴。所以,在我见到胖胖的舅妈时非常恭敬地鞠了个九十度的躬。 “哎呦,这孩子怎么这么见外。”舅妈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她的脸圆圆白白的,就像个肉包子。 我脱下鞋子正准备走进我的新家,舅妈却突然拉住我:“等一下。” 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舅妈...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