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子,倒有了几分君子之姿。”
“莫非丞相就是为了这个,专门写信去成都请陛下捞他的。”
这时,从屏风后面缓缓走出一个年轻的文士,笑呵呵的说道。
此人正是刚从成都来的长史蒋琬。
“若是仅限如此,我也不至于这么做。”
诸葛亮轻轻摇摇头,突然笑了起来。
“马谡这小子,虽然有些言过其实,骄傲自满,但的确真有能力。
而且相比于魏延,他还年轻,而且并没有什么野心,这样的人留给陛下是大汉的幸事。”
“军中很少有让丞相这样评价的,丞相希望让他作为您的接班人吗?”
蒋琬有些吃惊,沉默了一下开口问道。
“还早,吾还得多考验一阵子。”
诸葛亮摇摇头,语气平静的说道。
军帐中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只剩下诸葛亮翻阅竹简的摩擦声。
“丞相,明日我就要回成都了。”
良久,蒋琬开口说道。
“陛下很想念您,而且北伐至今成都有很多人不是那么老实……”
“无妨,我回修书一封给陛下的,若是有疑问可问董允费祎,你也可以为陛下解忧。”
诸葛亮淡淡的批阅着军报,看上去并不在意。
“蜀中稳定多年,些许奸臣还闹不起来的。”
“记得告诉陛下一声,陇西收复了,匡扶汉室有希望了。”
………………………………从诸葛亮那里领到了任命,马谡立刻着手开始准备,为了却送……劝降做好完全准备。
王平听说马谡要作为使者再度去劝降陇西,一时间大惊,连忙劝说马谡三思。
游楚已经是在做困兽之斗了,现在哪怕不去征讨过不了多久他都自己乱了。
这个时候去劝降,非常有可能被其拿来垫背的。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是道德标准,一个将死之人可不会讲道德。
听了王平一番劝谏后,马谡两眼都发光了,收拾行装收拾的更快了。
最终王平也没劝住马谡,三日之后马谡如愿走上了前往陇西的道路。
不过当骑上马匹时,马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不由一愣。
“姚虎?你怎么在这里?”
“将军,真的是你啊。”
姚虎看到马谡也是极其兴奋,冲着马谡行礼道。
“某奉命前来保护使者前往陇西,当时就听闻是将军您某还不信,没想到真的是您。”
“你不是校尉吗,不领兵冲锋在前,这种活都你来干?”
马谡挑挑眉,奇怪的问道。
“不知道,某也是东羌“羌人?”
马谡迅速反应了过来,顿时感到十分惊喜。
羌人是凉州一带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在西凉与与当地汉人相爱相杀多年。
董卓啊年轻时与羌人的许多首领有过结交,靠着个人魅力,让羌族对自己是言听计从,从而让羌族成为自己最忠诚的手下,他手下的西凉军团,有一部分就是羌族构成。
而另外一个和羌人结好的就是马超,因为有羌人血统且骁勇善战,与西凉羌族关系非常好。
当初马超作乱关中时,其部曲的主要组成就是羌人。
但无论怎么说,羌人现在依然是一个不受大汉掌控的外族。
他们常年居住在凉州,不仅不听教化,在灾年还经常出来抢劫作乱。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