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谈虽然老爷子晚上在饭桌上发了脾气,沈淮也知道宋家当下只能维持表面的和气,而且他二伯的态度暂时改变,无非也是迫于成文光的表态——在戴、贺心思难测之际,沈淮只能力求将手里的每张牌都打好。
接下来的谈话里,沈淮将梅钢这几年来的发展、运作以及前夜跟田家庚的密谈,都不作保留的说给成文光听。
沈淮相信成文光所处的地位,视野更开阔,有些牌要怎么打,相信他能给予更多、更好的建议。
当然,成文光这次站出来,几乎半公开的表态支持梅钢,也是冒了相当大的风险,而此举将会在成文光与他二伯宋乔生及戴贺等人之间酝酿出什么来,还不得而知,但总不会使他们的关系往好的一面发展。
沈淮也摸不透梅钢此时能给成文光怎样的资源,故而将底牌坦诚相告,希望他能给予更明确的提示。
虽然很早就关注梅钢的发展,不过此时听沈淮详细解剖梅钢的细节,田勇军在旁听了也暗暗心惊。
作为国内,我都有在看,但相比较你这次谈的问题,我发现你的文章,很多地方都没有写透。
开始还以为你认识不够全面,现在看来,是你故意不去写透。
这是为什么?”
沈淮苦笑道:“很多事情是做得说不得。
霞浦这次给人举报的超量征地的问题,虽然在新加坡等国都有土地储备方面的前例可以借鉴,但在国内还是模糊、有争执的范围之内。
国有、外资及民营资本混合所有制以及管理层持股等等方面,都是相对界限不那么清晰、属于说得做不得、做得说不得的领域。
我闲暇之余写些文章,主要也是介绍梅钢这些年发展的一些经验,既然是实际工作上的经验,在理论上就不敢有什么突破了。”
成文光哈哈一笑,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只笑道:“你比我想象的还要有斗争经验。
超量征地的问题控制在省里,是还容易解决一些,要是上升到中央层面的理论之争,确实会变得更麻烦。
冀省有家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国企,前段时间想学海外的经验,搞管理层收购。
这事未必不可以尝试,但在国内当前的环境,偷偷摸摸搞、糊弄过去也就过去了,偏偏地方觉得这是体制创新,觉得应该好好的宣传一下,要争当改革旗头兵。
这个海外经验,先不先进且不说,但跟国内的思想传统有很大的冲突,宣传下来,声势大了,有支持的声音,反对的声音也不见得小,那就没有办法做了,省里只能出台文件喊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