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们最初只是装模作样地记笔记,渐渐被这场面感染:
-
文学社社长小青正诉记者:"
孩童与食物的互动,是最本真的创作冲动..."
-
学霸周雨晴发现:"
《随园食单》里熟物之法的记载,和孩子们的操作惊人相似!
"
-
连平时只爱打游戏的阿平都嘀咕:"
原来庖丁解牛的意境是这样的..."
糖豆坐在他的监督宝座上,困惑地看着这群突然出现的大人。
当郑教授激动地凑近观察时,小家伙下意识吹响了哨子:"
嘟嘟!
"
"
教授,监督官提醒您别靠太近。
"
林小夏憋着笑解释。
老教授非但不恼,反而如获至宝:"
妙!
这哨声不就是《周礼》中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的现代版吗?"
...
十多位家长自发组成"
试吃小组"
,对每道菜进行认真点评。
萌萌妈妈拿着小本本边吃边记:"
这道酿豆腐比米其林餐厅的还鲜..."
几位爸爸偷偷比较谁家孩子更厉害,最后演变成"
我爸做的红烧肉更好吃"
的辩论赛,被小朋友们集体嫌弃。
多是妈妈们,看着自家孩子像模像样地做饭,感动得不停擦眼泪。
恬恬妈妈更是哭花了妆:"
我家恬恬以前连厨房都不敢进..."
高校长和几位厨师直接坐在榕树下的草坪上,把餐盘放在膝盖上大快朵颐
-
郑教授靠着秋千架,一手端着果茶,一手拿着烤肉串,吃得不亦乐乎
-
大学生们干脆围成一圈蹲着吃,活像一群觅食的小麻雀
-
几位家长站在墙边,边吃边用手机疯狂拍照发朋友圈
当闹钟指到5点时,家长们依依不舍地帮忙收拾:
"
园长,下周还营业吗?我老公今天值班没来成..."
"
能不能开个家长厨艺班?我做的饭总被孩子嫌弃..."
"
我家老二明年能提前入园吗?三岁半行不行?"
"
同学们,"
校长转向大学生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威严,"
下周每人交一篇《饮食文化中的教育启示》,不少于三千字。
"
就在学生们哀嚎时,校长又补充道:"
写得好的,可以跟我去客来香餐厅试吃小亮师傅的酿豆腐。
"
当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
榕芽小食堂"
的第一次正式营业也接近尾声。
院子里弥漫着烧烤的余香和欢声笑语的回音,五十个小厨师们虽然疲惫却满脸成就感。
收银台前,瑶瑶和小芳正认真地操作着玩具收银机:
"
阿姨,您一共消费68元!
"
瑶瑶奶声奶气地说着,递出一张手绘的收据。
"
这是找您的32元!
"
小芳补充道,小手笨拙地数着纸币。
家长们忍俊不禁地配合着这可爱的结账仪式,有的甚至特意多给"
小费"
——当然,这些钱最后都会被林小夏悄悄退回去。
高校长坚持要付双倍价钱:"
这是知识付费!
"
-
郑教授买了三份酿豆腐:"
一份研究,一份品尝,一份收藏!
"
随着天色渐暗,家长们带着各自的小厨师陆续离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