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如铁

采莲济兰/著

2025-10-22

书籍简介

1912年,为避难,年仅十八岁的满族贵族萨古达济兰铰了辫子,收拾细软,从北京出发,投奔远在关东的伯伯。可惜天不随人愿,好好的马车走在路上,吃着火锅唱着歌儿,就被土匪给劫了!    传说中的胡子“万山雪”,身高八尺,青面獠牙,刚一起局就连挫周遭三个威名赫赫的老绺子,成为关东山一霸。为了在这位“万山雪”手下逃得性命,济兰不得不虚与委蛇,打入穷凶极恶的土匪窝内部。他打入得非常成功,差点儿就当上了压寨掌柜的,报号“雪里红”。    后来他们再见面时,是一个冬日的深夜。他同狐朋狗友喝得烂醉如泥,散场后独个儿一人深一脚浅一脚走在小巷子里,一只黑洞洞的枪口抵上他的后脑勺。  他微笑着举起双手,听见身后那人低沉而熟悉的声音。  “你走的时候,没有拔香头。”  他默默微笑,忽然感到脸上流下两行泪水,尔后又被北风吹冷。  “转过来,老子从不打人黑枪。”  他举着双手转过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泪流满面,面对着黑洞洞的枪口,闭上了眼睛。  没有柴火(子弹)或者青子(刀子)带来的疼痛,他的怀抱里跌进一具滚烫的肉/体,他就这么背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回他的家,又哭又笑,像一个疯子,口中还念道:  “当家的……我们有家了……我们回家了……”    落魄贵族貌美恶毒攻x豪爽帅气土匪受  文案攻视角,正文混合视角(以受为主)。  关于两个无家之人找寻家的故事。  部分资料来自曹保明《东北土匪考察手记》、《东北土匪》、《黑龙江历史大事记》等。预计50w字。

首章试读

秋日的晴空之上,有一排飞赴南方的大雁。它们飞得并不很快,想是天气还没有到十分紧迫的地步。从地上看来,那一排鸟儿,小得像是几颗芝麻粒。 大雁南飞,人却向北。 顺子和采莲并肩坐在马车前,两个人都呆呆地抬头向天望去。顺子手中的马鞭有一搭没一搭地抽着马屁股,舟车劳顿了许多日子,柳条边近在眼前,他也不急了。 “你说,这儿的天,怎么就那么高啊。” 他喃喃一声,手中的鞭子终于垂落下来,马车走得愈发慢了,是为着给一队粮车让路。运粮的车队同他们擦肩而过。那队伍一眼望去,在这条路上漫长地蜿蜒,嘿,乍一看,还以为看不到头儿呢! 这条路是通往柳条边的路,也是柳条边通往其他地方的路。 “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长的运粮队呢。”采莲的眼神同顺子一起落在车队上,红红的圆脸上带着喜兴的神色,这一路上很有些疲惫,但她还是个爱看热闹的小女孩呢。 车队的人偶尔也向他们的马车投来一瞥,偶尔也有人对他们两个笑一下,这是丰收的时候,庄稼人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了;采莲歪着脑袋傻笑,粮队的队尾,板车上躺着一个穿着破褂子的少年,见到他们两个在看,一骨碌坐了起来。 少年口中还叼着一根草叶子,对傻兮兮的采莲露齿一笑,随手丢给她一颗不知从哪顺来的果子,扬声叫道:“送你啦!”她接到手中一看,是一颗小小的果子—— 这果子黄澄澄、圆滚滚的。采莲就手将它在身上一擦,没等顺子说什么,已经“咔嚓”咬了一口—— “是梨子呢!”梨子虽小,却很甜,很多汁。 顺子脸上现出无奈的神情。 车队走远了。 “我的姑奶奶,你可真是……”顺子摸了摸自己光溜溜的前额,只有苦笑。说什么?说她没个防备心?从北京一路走到这里,也没少吃亏,怎么这心眼子就是不见长呢?他摇了摇头,正想说些什么,忽然听见车内传来冷冷的一声: “顺子。” 他立刻对采莲使了个颜色,一回身,打开马车前壁的小门,十分奴颜婢膝地赔上笑脸:“济兰少爷叫我?” 在略微昏暗的光线之...

首 页章节目录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