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好自为之
中秋节赏月家宴结束,朱由校刚出寿皇殿,准备回坤宁宫,有刘若愚紧急来报。
「皇爷,关宁急报,建奴那里有了新动静。
「
朱由校接过急报扫了一眼,脸色慢慢变得凝重。
「这个黄台吉,贼心不死啊。
」
他转过头,温柔地对张嫣说:「皇后,今晚朕还有急事,就不去坤宁宫了。
,张嫣连忙礼答:「皇上,军国要事要紧。
臣妾恳请皇上不要过于操劳,注意保重龙体。
「」朕知道了,皇后今天也累了,回去早点歇息。
」
朱由校下了寿皇殿台阶,曹化淳说:「皇爷,步辇备好,请上座。
」
「回西苑。
晚宴吃的有点多,正好消消食,顺便想想应对。
」
「遵旨。
」
「把孙师傅丶萧将军丶毕先生丶黄先生丶杨先生请到紫光阁,给他们备好夜宵和参汤。
「
「遵旨。
」
朱由校背着手,快步走在巷道里,身后跟着曹化淳丶刘良相。
「今晚的月色,清冷明亮。
」朱由校感叹了一句。
「皇上御极天下,正如这日月照大明。
」曹化淳又提供了一句情绪价值。
朱由校笑了笑,「赵南斗抓了吗?」
「回禀皇上,抓了,在诏狱里。
」
「赵清衡呢?」
「回禀皇上,他全招了。
」
「信王在这出戏里,演的是什麽角?」
曹化淳心里一颤,不敢答话。
可皇上在问话,不说也不行。
「皇上,信王殿下演什麽角无关紧要。
不管他心里怎麽想,大家都知道他会演什麽角。
「
曹化淳悄悄抬头看了一眼,看到朱由校左侧脸和后脑勺,在月光下,更显坚毅清冷。
「皇上,关键是天下百姓怎麽想,后世史论怎麽说。
「
朱由校轻轻叹了一口气,「是啊,信王是朕唯一的亲弟弟。
朕现在要改祖制,废除宗室列藩,连亲弟弟都不放过,天下人会不会说朕过于刻薄,后世人会不会说朕太过苛刻。
人心啊。
世人说话,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
曹化淳连忙劝道:「些许聒噪,皇上不必放在心上。
」
朱由校摆了摆手,「朕殚精竭虑,革故鼎新,为的不就是让大明百姓站直腰,想说什麽就是什麽。
让华夏后代世人,可以肆意谈古论今...」
走了十几步,朱由校下定决心,「大伴。
」
「奴婢在。
」
「你去一趟信王府,他身边那些心里长草的狗东西,王德化丶杜勋丶杜之秩之流的都杀了,留个王承恩就好了。
再叫他写个奏章,就说德薄才疏,不敢就藩,恐乱地方,又徒耗百姓膏脂,请留京居住...「
曹化淳心领神会地说:「信王殿下乃皇上亲弟,当为天下诸藩亲王之表率。
」
朱由校在前面摆了摆手。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