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轧钢厂。 “特此通报,运输部李建东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工人’,为厂里做出突出贡献,奖励一张自行车票,希望全体工人向他学习……” 广播员于海棠的声音通过喇叭传出,略带电流声,却依然清晰动听,响彻整个轧钢厂。 “特此通报……” 广播重复了三次,才慢慢停止。 但这条消息在厂内引起的反应,不亚于一颗重磅**。 “怎么会是自行车票?厂里一年只有四个名额。” “是!李建东真是运气好!” “一张票,能在鸽子市卖一百多块!” “唉!要是早知道我也……”一个穿蓝衫的工人忍不住露出羡慕神色。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辆自行车就像后来的保时捷,时尚拉风,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走到哪都让人刮目相看。 “呵!你要是早知道也像李建东那样?”旁边的人冷笑道。 “他进厂两年,驾驶技术过硬,运送钢材从没出过事故,他提出的安全操作规程,让车队减少了很多事故,为厂里立了大功,你学得来吗?” “哎呀!我这不是开玩笑嘛,哪能跟他比。” 蓝衫工人挠了挠头,笑着应付过去,心里却在盘算着什么。 李建东不仅技术出色,还深受领导信任,年年被评为“优秀工人”,现在厂里还奖励了他一张自行车票。 “这么好的小伙子,不知道有没有结婚?对了,你们知道他住哪儿吗?我女儿快十八了。” 这话一出口,周围人立刻明白他的意思。 李建东是个难得的好对象,自然成了大家眼中的“优质股”。 顿时,周围人开始打趣笑骂,说他太精明。 但笑过之后,工人们又继续议论起来。 “听说他是和秦寡妇住在同一个院子的。” “应该还没结婚,老刘你可得抓紧点。” “可惜我家孩子还小……”也有工人动了心思。 穿蓝衫的工人听了,偷偷笑了,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下班后一定要拦住李建东,让他先和自己女儿接触一下。 就在众人羡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