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只要一提到生物燃料就会引发辩论双方强烈的争论。生物燃料的支持一方认为,这能降低对于进口石油的依赖性,并且能促进乡村发展。一些反对者声称,生物燃料生产是一项“违反人道的罪行”,因为它夺取了穷人的粮食。1 生物燃料的反对者们把这场争论叫做“要粮食,还是要燃料”,并且认为全球的玉米、糖和植物油应该用来食用而不是拿去给机动车加油。生物燃料的支持者们认为,世界上的全体农民完全有能力同时生产出粮食和燃料。双方争论的话题还包括环境效益、生物燃料成本和生物燃料对于全球传统化石能源使用的直接影响。他们也针对生物燃料产量对粮食价格的影响进行辩论。 在2007年以及2008年年初,当粮食价格迅速攀升时,许多生物燃料反对者指出生物燃料产量的快速增长就是罪魁祸首。生物燃料的支持者则认为高涨的粮食价格取决于一系列其他的因素,生物燃料产量的增长至多是个配角。在讨论粮食价格的上涨究竟有多少可归咎于生物燃料产量增长时,双方的争论演变成一种猜谜游戏。玩家无法在游戏规则上达成一致,估计的结果千差万别,结果只能使人更加困惑。 支持和反对生物燃料的双方都夸大了他们的例证。2005~2009年间,生物燃料在粮食价格的涨跌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其他因素也发挥了作用。任何左右世界粮食生产量和消费量的事情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些许影响。当干旱减少了澳大利亚小麦产量时,粮食价格上涨;当中国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引起了肉类消费量增多时,粮食价格上涨;当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玉米、糖和植物油被用来制造燃料而不是食品时,粮食价格上涨。因此,第一条经验法则是:不断增加的生物燃料产量提高了粮食价格。 只要你能记住它们的限制条件,经验法则就会是有用的向导。在众多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中,生物燃料只是其中的一项。如果粮食产量增加的速度足够快,即使当生物燃料产量扩大时,粮食价格也可能会下降。如果收入提升导致粮食消费量增加,即使生物燃料产量缩小,粮食价格也会上涨。总之,在没有新增需求时,生物燃料产量的扩大将使得粮食价格高于原来的水平。 txt小说上传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