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70年代,老娘有西个孩子,两儿两女,我是老二。 农村的生活比较困苦,为了吃饱饭,老娘抽签决定把一个孩子送到姥爷家里寄养,我就是那个抽到签的人。 姥爷家虽然不富裕,但是家中只有我娘这一个女儿,也出了嫁,家中只剩下老两口,所以口粮上还是比较宽裕的。 在姥爷家的这些年我基本上没挨过饿,但是那个年代普遍都比较穷,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好东西。 除此以外,每年能吃到好东西就是十里八村有红白喜事的时候。 姥爷是一个办事先生,对红白喜事的流程比较熟,所以每当十里八乡有需要办红白喜事的,都会请我姥爷去主持,姥爷也会带上我这个小拖油瓶,去蹭红白喜事的大席。 我小时候和姥爷参加的红白喜事比较多,因此好东西也吃了不少,体格也长得比同龄人大一些。 令我印象深刻是十一岁的时候,姥爷领我去参加隔壁村吴老太太的白事。 说起吴老太太,姥爷就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和我聊了一路吴老太太的丰功伟绩。但是一说到吴老太太的死,却一脸讳莫如深。 我那时候根本就不关心死的是吴老太太还是吴老太爷,只关心到了之后席面好不好,能不能吃到肉。 在姥爷家生活的这些年,参加了太多白事儿,对于死人也是见怪不怪,没有太大的敬畏之心。姥爷一开始还担心我接受不了,后来见我一点也不害怕,就每次都带着我。 天还没亮,姥爷就带着我出发了。 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天己经蒙蒙亮了,我俩才到白事东家。 东家是一个算是富裕的有钱人家,知道姥爷在这行点小名声,就花了大价钱请我姥爷主持。 东家管事的是一个干瘦的小老头,看年龄和姥爷差不多,五六十岁。两个小老头握着手,简单的寒暄两句,姥爷便安排东家管事的置备东西,什么灯油、棉花、香之类的。 在嘱咐完采买物品之后,又见我姥爷特别严肃的和东家说道:“你妈今年正好九十九,是个极数,所以千万不能做红棺材,一定要准备一口黑棺材。” 东家看我姥爷这么严肃,又看了边上己经做好十几年的棺材,只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