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两宋,国祚延绵了319年。 自北宋起,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初立; 到南宋末,宋少帝赵昺投海殉国——灭亡。 只留下后世一段,评价赵宋王朝的悲歌。 燕云是理想的开始,汴梁是繁华的诗行; 靖康是中衰的哀伤,北伐是泡影的虚妄; 临安是苟存的残章,乾淳是稍现的微光; 天祥是气节的绝唱,崖山是最后的悲壮。 光阴流转,公元1279年,三月十九,崖山海战。 蒙古元军副帅李恒(西夏宗室后裔)率部从广州路驰援崖山战役,切断宋军路上补给线。 与蒙古汉军都元帅张弘范二人分别南北夹击,封锁海湾、实行断水断粮的策略,并以佯攻战术彻底瓦解宋军的防线。 南宋丞相陆秀夫见元军攻破崖山防线,深知覆亡在即,为避免妻儿遭元军凌辱,让其家眷率先投海。 他抱着幼帝赵昺言:“德佑皇帝(宋恭帝)被俘北去已辱国体,陛下不可再辱!” 随即,二人从容投入波涛,以身殉国。 残余十万南宋的宫眷、大臣、士兵及随行百姓目睹此景,哭声震天,纷纷高呼。 “陛下已殉国,吾辈何生为!” 以“不降夷狄”之志相继赴死,元军亦为之动容。 崖门海域,血色苍茫。 此刻,离崖山岛屿十几公里外的海域上。 一具小身板正在海水里翻滚,好似一片落叶被风拍打七零八落。 海水真的很冷! 又咸又涩的海水一股脑的灌进鼻腔,呛得的他眼冒金星,半点气儿也透不过来。 求生的念头压过一切…… 他猛地闭紧嘴,憋住一口气。 手脚不再与浪头硬顶,努力让身体处于仰躺的姿势,减少海浪对稚嫩身躯的冲击力。 忽然,眼前一阵阵发黑。 感到自己好像要就此完蛋,一股特别猛的暗流卷住了他。 随之而来的天旋地转,整个人完全不受控制地翻滚、撞上硬东西。 木头!?是块被浪打碎的大板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