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节:第11部分
革命与反革命指的是什么 革命与反革命豆瓣评分 革命与反革命定义 革命与反革命电子书 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的解读 革命与反革命读后感 革命与反革命pdf 德国的革命与反革命 革命与反革命主要内容 革命与反革命的作者 革命与反革命 王奇生 革命与反革命关系 革命与反革命的意思 革命与反革命 豆瓣 革命与反革命买 革命与反革命书评 是革命和反革命的两种力量 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 革命与反革命这本书怎么样 革命与反革命作者 革命 反革命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 革命与反革命读后感800 革命与反革命书籍 关于革命与反革命的思考 革命与反革命的区别 革命与反革命不卖了 革命与反革命的界定 革命与反革命是什么意思 革命与反革命豆瓣 革命与反革命王奇生 革命与反革命关系的理解 革命与反革命电子版 革命与反革命学 革命与反革命绝版了吗 革命与反革命epub 革命与反革命的两种力量 革命与反革命百度txt 革命与反革命在线阅读前言(1) 战争与革命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的首要特征。尤其是20世纪的上半期,战争与革命几乎成为一种常态。战争古已有之,而革命则是现代的产物。战争有“热战”,有“冷战”;革命有“武革”,有“*”。而在一般情况下,暴力是两者的共性。革命与战争紧密相连,有时战争是革命的表现形式,有时战争引发革命。革命的成败,往往是战场决胜负。 武人喜欢战争,文人喜欢革命。现代中国的职业革命者大多是文人。1927年6月,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评称,民国以来的中国政治大势,可以归结为“文武主从之争”。社评认为,辛亥革命本是文人革命,但随后袁世凯凭借北洋军与孙中山所凭借的国会相较量,最终演化为“武主文从”的局面。而孙中山于1924年改组国民党,集大权于以文人为核心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并借鉴苏俄“赤军”经验建“党军”,以党权制约军权,以文人制约军人,意在恢复“文主武从”的政治。《文武主从论》(社评),天津《大公报》1927年6月20日。但北伐以后,文人制约武人的局面被推翻。国民党执政时期,军权独大,实际形成“武主文从”的格局。而共产党则始终是“党指挥枪”,维持“文主武从”的局面。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但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了,所以孙中山被迫发起“二次革命”。当此之时,梁启超发表感想,声称“历观中外史乘,其国而自始未尝革命,斯亦已耳,既经一度革命,则二度、三度之相寻相续,殆为理势之无可逃避……革命复产革命,殆成为历史上普遍之原则”。为什么“革命复产革命”?一个重要因素是革命成功之后,“革命成为一种美德”,“革命”被视为神圣,“群众心理所趋,益以讴歌革命为第二之天性”。于是一部分人“认革命为人生最高之天职”,以革命为职业。梁启超:《革命相续之原理及其恶果》,《庸言》第1卷第14期,1913年6月16日。革命失败了,固然要“再起革命”;革命成功了,也还要不断革命。对国民党而言,北伐胜利,定都南京,意味着“革命”已经成功,但党人仍然诵念总理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对共产党来说,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革命已经胜利,但仍然...